妙笔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部分(第2页)

小小的儿子心安理得,因为他觉得这天下就该是他的,他是天子嘛!四月里,是他在沈阳清宫大政殿里命将出征,是他授给摄政王奉命大将军印,是他向多尔衮亲口下谕说:因朕年幼,特令摄政王代统大军,往定中原。摄政王多尔衮的“奉命大将军”,奉的就是他这位大清皇帝的圣命!如果他能亲统八旗大军,一样能得中原、得天下。

母亲却心里明亮。当初多尔衮带走了大清国的几乎是全部军事力量南下入关,在短短的时间内摧枯拉朽般击败了各路对手,在北京立住了脚,那时候要想背叛他们母子,自行称帝立国,简直易如反掌。她心里实在为儿子,也为自己捏着把汗。多尔衮竟然主动迎请幼主迁都登基,布木布泰内心对他的感激是不言而喻的。只因为孩子太小,她还不好对小皇帝透彻明言。

六七岁就当了这么大国家的皇帝,福临的自尊自贵得到更大的满足。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福临年龄的增长,他的天子的自尊、大清国皇帝的感觉渐渐受到遏制和压抑,孩子那稚嫩的心灵也渐渐蒙上阴影。

多尔衮把皇帝的印信取回他的王府贮存使用;多尔衮屡加尊号,由摄政王到叔父摄政王又到皇叔父摄政王,离皇字步步逼近;多尔衮借口身体有病,竟不肯对小皇帝跪拜了……随着多尔衮日益专擅,福临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两宫皇太后忧心忡忡,他心头的压抑感也越来越沉重,他开始体会历史上强臣董卓、曹操辈执掌权柄时,那些小皇帝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

福临也曾向母亲发泄对多尔衮的不满,母亲则平静地向他叙述当年多尔衮让位之德和忠于幼主、征明安天下的大功劳,意在使福临感激多尔衮,平息他的情绪。结果却适得其反。福临自尊心极强,受人恩惠而不得不回报,本身就是难以忍受的屈辱,于是,在他表面的感激下面,就更深地潜藏了愤恨和对多尔衮的仇视。

多尔衮逼得更紧了:大臣们屡次上奏要求为皇帝请师傅读书学史,都被多尔衮以福临年幼为名拒绝;福临的侍卫亲随渐次换成了多尔衮的亲信,日夜监视皇帝的行动,对小皇上全无臣礼,毫不尊敬;从摄政王府传出多尔衮欲自为皇帝、以福临为太子的信息……

这全是危险信号!母亲和儿子都感到了巨大的威胁已经黑云压顶。

为了保护儿子,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母亲采取了一个坚决而有效的步骤——以皇太后之尊下嫁摄政王!这实在是布木布泰作为政治家的大手笔。

不可否认,布木布泰与多尔衮从少年时代起,就彼此倾慕,彼此怀有深切的情愫。二十多年的宫廷内外的斗争磨炼,早就使布木布泰变得处事清醒又冷静。她很懂得决不可感情用事,但在必要的时候却可以用感情去做事,以达到比感情本身更高的目的。

当初两白旗与两黄旗争夺皇位时,布木布泰以情爱、婚约甚至委身的办法取得了多尔衮的谅解和退让,使儿子得践帝位;此刻,她又以感情为牢笼,下嫁为手段,笼络住多尔衮的情,限制住多尔衮的篡位野心,进一步维护儿子的皇位,保护母子们的安全。

母亲下嫁叔父,福临并无异议。收继婚是满蒙藏等游牧渔猎民族的婚姻习俗,皇室从本民族之俗,也很自然,都是福临十分清楚的:祖父努尔哈赤的第二大福晋是从族兄那里收继来的,父亲皇太极的宸妃、贵妃和淑妃原来也都是别人的妻子;叔父英亲王阿济格娶过他哥哥德格类的福晋,大哥肃亲王豪格和堂兄克勤郡王岳托娶了叔父莽古尔泰的福晋,摄政王多尔衮又娶肃亲王豪格之妻为继福晋。就是福临自己后来也把弟弟的妻子收进宫来立为贵妃。聪明如福临,已经长到十一岁,怎么也能懂得母亲为保护自己而采取这一行动的苦心。但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保护母亲、不能自保,倒需要母亲用下嫁的方式来卵翼护佑,这是他的自尊心所不能忍受的!他自然迁怒于多尔衮,旧恨新仇,从此愈积愈深。

太后下嫁,母子便分宫而居了,常常数月不得一见。母子亲情被隔断,母亲的关怀爱护被夺走,又处在摄政王的亲信们时时刻刻的监视之中,不知何日会有性命之忧,福临的恐惧、孤独、寂寞、痛苦可想而知,而且他的痛苦、他的心事无人可以倾诉,无人能够分担。对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来说,这境遇实在是太残酷了!

或许是母亲给过他暗示,早熟的福临心领神会,小小年纪,就玩起了韬晦的把戏。他成天装得没心没肺,顽闹嬉戏,不是闲游乱逛,就是逗猫惹狗;今天迷上打猎,驰马飞奔,射兔射雉,明天又要打鱼,驾船下网,乐不思归,全然像个没出息的贪玩好动的野小子。对摄政王则感激加恭敬,从无违逆的表情。他的戏演得不错,摄政王始终当他是长不大的孩子,始终没有看透他内心的仇恨。所以篡位夺权的行动始终顾虑重重。终摄政王执政之期,福临得以安全无事。

福临为此不可能不付出高昂的代价。由于他长期陷入心理矛盾中,要用外表的贪玩嬉戏、无所事事来掩盖内心的仇恨和算计;又要以高傲的天潢贵胄的优越面孔去压住内心的软弱和胆怯,他本是个敏感的孩子,复杂境遇的刺激,使他变得喜怒无常,变得神经质。他的病态自尊可以发展到刚愎自用、狂暴,常常以鞭打侍从太监来发泄仇恨和怒气;但他内心的自卑又使他脆弱到晚来依在乳母怀中落泪。这样的心理矛盾和复杂性格,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太后下嫁 幼主韬晦(5)

幸而,他有一个明睿智慧的母亲对他自幼教诲影响;幸而,在他十二岁那年多尔衮病死,结束了摄政局面,也中断了他的极不正常的成长环境。不然,福临会变成一个孤僻、冷漠、刻忌的怪人,甚至会发疯也说不定。

摄政王多尔衮对大清国定鼎燕京确实有大功,但他也演了一出千百年来屡演不衰的权力迷人蚀人害人断送人的老戏。本来他羸弱的身体就已经与最高掌权执政者的职责难以适应了,却又不断地纳妾,娶朝鲜公主、选八旗美女,正应了一句老话:自作孽,不可活,年仅三十九岁,就一命呜呼了。

母亲和儿子都松了口气。

儿子对母亲充满感激之情,亲政之始,便尊布木布泰为昭圣慈寿皇太后,并为此颁发恩诏于天下。

上尊号的次日,布木布泰又以皇太后之尊,诰谕顺治帝福临,说:

为天子者处于至尊,诚为不易:上承祖宗功德,益廓鸿图;下能兢兢业业,经国理民,斯可为天下主。

民者国之本,治民必简任贤才;治国必亲忠远佞;用人必出于灼见真知;莅政必加以详审刚断;尝罚必得其平;服用必合乎则,毋作奢靡;务图远大,勤学好问,惩忿戒嬉。倘专事佚豫,则大业由兹替矣!凡几务至前,必综理勿倦。

诚守此言,岂惟福泽及于万世,亦大孝之本也。

这不仅是母亲对儿子的厚望、皇太后对皇帝的教诲和鼓励,也充分体现了布木布泰的政治家的风貌。其中“务图远大,勤学好问,惩忿戒嬉”几句,当是针对福临弱点的最精准的忠告。

母亲不惜一切代价,护佑着儿子从清初政坛的惊涛骇浪中奋斗出来,终于把他送上了真正的皇帝的宝座。在后来的时日里,每到关键时刻,母亲还会以政治家的头脑和目光来点拨时复迷惑的儿子,母子间也会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矛盾,但,治国的道路主要靠儿子自己去走了。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亲是坚决站在儿子一边的。

面对危势的转变(1)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二月初一日,十三岁的福临在修缮一新的太和殿举行亲政大典,接受诸王群臣?

[450k]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全景展示狙击手神秘生活的铁血文学:刺客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  斗罗大陆之糖太宗  龙魂元帅  神临九天:斩邪  国民党兄弟教父--陈果夫与陈立  战士  发现瓶颈定律:柏杨品秦隋  阉宦简史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  病弱攻就是不死[快穿]  东方名流的情人们  LOL之把老婆黑到退役  光绪皇帝 - 二月河  张学良的红颜知已赵四小姐  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武则天四大奇案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五行缺钱  

热门小说推荐
我在女尊世界修练茶艺

我在女尊世界修练茶艺

中土大陆,强者林立,众多家族势力盘踞一方。哎~房间中传来一声长叹,赵无忧十四年前来到了这个世界,在这里,人类煅练身体,与天斗与妖斗,他本以为开启了一段上天入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强者之路。如果您喜欢我在女尊世界修练茶艺,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爱是苍山覆雪

爱是苍山覆雪

爱是苍山覆雪简介emspemsp关于爱是苍山覆雪爱是苍山覆雪颜雪回来了。不二城里关于她的传闻很多,有两点错的离谱。其一,她不是肖苍山那个吃软饭的男人养在外面的女人。其二,肖苍山财力多雄厚,她知道。肖先生,据说,我是冷淡奇怪的女人。谁说的?十年前,你说的。嗯,我收回这句话。男非善男,女非信女。他们不过是一段平凡的传奇。...

异世武林至尊

异世武林至尊

落魄谷中寒风吹,春秋蝉鸣少年归。荡魂山处石人泪,定仙游走魔向北。逆流河上万仙退,爱情不敌坚持泪。宿命天成命中败。仙尊悔而我不悔。早岁已知世事艰,仍许飞鸿荡云间。一路寒风身如絮,命海沉浮客独行。千磨万击心铸铁,殚精竭虑铸一剑。...

我在甄嬛传中极限作死

我在甄嬛传中极限作死

穿越读心,文风轻松。苏禾逛故宫晕倒后,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齐妃。知道剧中的险恶,苏禾整天想着如何让自己和三阿哥苟到终老。什么?齐妃在心里骂朕?骂吧,别人在心里都不敢骂朕!听习惯就好了!齐妃都是为朕好,都是为大清好!齐妃说什么?都听齐妃的!对于这种犯贱的行为,大胖橘也摊开爪爪,表示无可奈何。在跌跌撞撞的后宫生活中...

万世最强帝尊

万世最强帝尊

少年天才从巅峰跌落,却因祸得福,获得混沌武神的传承,从此一飞冲天。如果您喜欢万世最强帝尊,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