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一六讲(第1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260面。

这一科讲到「借无闻比丘为语端而备明五阴魔境」。五阴魔境并不是在我们散乱的阶段出现,这是一个修止观所产生的。我们过去是心随妄转,我们习惯是随顺我们的妄想的活动,现在突然间在妄想当中,又创造一种正念的力量。真实的力量跟妄想的力量,当然是汉贼不两立,真妄不两立就会产生真妄交攻。

在真妄交攻当中就会很多、很多的事情出现。你看有些人他打坐打到最后痛哭流涕,有些人打坐到最后突然间非常欢喜,其实这个都是有事情。也就是在修行当中,越平常是越对的,突然间不对劲,那就是有问题,因为他的心不平常。不对劲当中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外在外力的干扰,如果你是禅定功夫很深,那当然是魔王来干扰你,一般人当然就是鬼神魑魅来迷惑你;这是第一个,外在的魔境来干扰,就是有外力的诱惑。第二种是我们内心自己的邪见产生的。

「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其中又有一种叫得少为足。什么叫得少为足呢?比方说,他成就四禅,四禅我们前面讲到「舍念清净地」,他把前面欢喜的心、快乐的心完全舍掉了,安住在“舍”,不苦不乐的念头。这时候他的心可以说是正念分明,不动照了,四禅的心是最为寂静,最为明了,他就把这种寂静明了的心,以为当作四果,妄言证圣。他不知道这烦恼的颠倒只是暂时的缚住,他以为他断惑证真,因为这四禅的相貌是跟阿罗汉灭尽定的相貌是非常的相似。但是等到四禅天的果报结束了以后,他出现了五种的衰相,这时候他就毁谤佛陀,毁谤正法。他说:佛陀是大妄语者,佛陀说世间上有涅盘,那为什么我证得了涅盘又失掉呢?谤佛。

第二、谤法,他说这世间上根本没有所谓的阿罗汉,证得阿罗汉果应该是不受后有,怎么阿罗汉死了以后,又招三界的果报呢?原来世间上根本没有阿罗汉,世间上也没有真实的涅盘可得。谤佛、谤法,以此毁谤佛法的过失,就直接堕入阿鼻地狱了。一种是来自于外境的干扰,一种是来自于你内心的邪见颠倒,到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洗心非正」,在回家的路当中,结果误入了歧途。

劝听许说

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

你要好好的仔细的来学习这五阴魔境,佛陀也会仔细的加以分别。在前面一科我们讲到「广示七趣的差别」,那一段蕅益大师说,那是强调持戒的重要,「若无出世的妙戒,绝无出世的妙慧。」强调持戒。这一科刚好相反,强调智慧的重要,「若无中道的妙慧,并失中道的妙戒。」你可以从这两科的比对,我们可以知道,声闻在持戒跟智慧是独立的,你看你持声闻戒的时候,你不一定要修无常无我观,这是两回事。所以声闻戒法,戒跟慧是两条路,你可以花一段时间专心的持戒,然后再花一段时间来修慧,可以的!

但是在整个菩萨戒法当中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段海公说:在整个菩萨的戒法当中,它的身口的持戒跟你意业的止观,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倓虚老和尚说:整个《楞严经》讲「不迷、不取、不动」,不迷就是智慧,不取是禅定,不动就是持戒,这三个是一体的,不可分开。你戒没有持好,破坏你的智慧,你没有智慧,你戒也持不好,所以它每一条戒都是必须要跟止观要能够配合,戒法跟智慧是相辅相成的。

这一段蕅益大师说:为什么佛陀要仔细加以分别呢?蕅益大师说:无闻之过,甚可怖畏。他说:你今天没有去了解整个返妄归真当中的一些魔境,是非常可怕的。为什么呢?

第一、魔相幽隐难见,魔的境相是很难分辨的,他真妄很难分辨的;第二、魔害是深重难堪,你一旦受到魔害,那是非常可怕的。后面会说,他说:你身受魔害,那你是根本上的伤害,比破戒还可怕。因为破戒是破其中一条戒,你一旦受到魔害的时候,你是全体的起颠倒,根本上的伤害。古人说:你宁可千年不悟都没关系,你不可一日着魔。所以佛陀说: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因为无闻的过失是非常的可怕。

丁二、时众伫诲

这时法会大众以期待的心,来等待佛陀的教诲。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在这当中其实是没有人来请法,佛陀是以大悲心来无问自说。这时阿难尊者跟法会大众就起立,以欢喜心顶礼佛陀,也以恭敬的心,等待佛陀慈悲的教诲。

丁三、总别开示(分三:戊一、总明魔事之由。戊二、别明境发之相。戊三、结劝钦诲遵修)有关五阴魔境,佛陀先作总相的说明,再作别相的开示,总别两种开示。分三段:一、总明魔事之由。二、别明境发之相。三、结劝钦诲遵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戊一、总明魔事之由(分二:己一、正明魔动因由。己二、劝诫迷悟得失)拢总的说明生起魔事的因由。为什么好端端的会生起魔境呢?分两段:一、正明魔动因由。二、劝诫迷悟得失。

己一、正明魔动因由

【图一】

正式说明魔境来干扰我们的因由。为什么一个人修止观,一定会触动魔境,是怎么回事?

生佛体同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

佛陀先摄用归体(把心带回家),讲到我们众生的心性。佛告阿难及诸大众说:汝等当知,“汝等”是所有凡夫跟有学之人。在有漏世界,这地方是拣别这以下的开示不是无漏,是有漏。这个有漏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世界的产生,是由烦恼跟业力所创造的。世界是指依报,十二类生指正报。在有漏的依正二报当中,我们众生本具的本觉、本妙、本明的觉圆心体,觉悟圆满的心体,跟十方诸佛是无二无别。我们前面讲过,一切众生为什么都可以成佛呢?主要的理由就是,因为我们本来面目,跟诸佛的本来面目是无二无别的。先把体性讲出来,第二段就正式说明致魔的因缘。

致魔之因

妄生空界

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着魔的原因:我们众生因为一念的妄想。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是迷理为咎,迷真才起妄。本来没有妄,怎么有妄想呢?因为迷失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产生了对立就产生了妄想。妄想当中有粗细两种差别,从微细来说,就是“痴”的妄想、跟“爱”的妄想。

这一段圆瑛老法师说:我们打无明跟妄想是不一样的。无明是属于痴,无明没有对错。说你这一个人向外攀缘,向外攀缘不能讲是罪业,它只是一个痴而已,他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平等的,而虚妄的产生能所,所以无明基本上是属于第八识的作用,是三细。一念妄动以后,在平等法界当中虚妄产生能所,而产生了第八识,痴是微细的的八识。妄想就比较粗重,是属于第六意识的爱憎取舍。无明是一种有所得的攀缘心,爱是一种烦恼,爱憎舍取的烦恼。总而言之,在迷真以后,生起的妄想有痴爱两种妄想。

痴产生的相貌: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因为有一念的愚痴,这种有所得的心,就将平等的真如切割成一个能所的对立,一个能缘的心与所缘的境。所以就把全体的真如,就转成顽虚空之相,就是所谓的「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就是为什么会有虚空呢?因为我们产生能所的对立,有能有所就产生了虚空。

从变成宝可梦开始无限转生  青辰胤  渣总求复婚?太太走向国际了!  重生换亲,这少主母她不当了  系统奖励:钱多的花不完!  云中梦里  禁忌法师:零号序列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神话时代的宗师猎人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柯南:开局和离异大姐姐同居  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  侍妾千娇百媚,全靠演技上位  他又撩又茶!被桀骜大佬宠到怀孕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平民火影:我的模板竟是扉间大人  海贼:娜美!你还我的贝里!  综英美:每次开门都会换世界  退休大佬带全家打穿末世  四合院:娶妻秦淮茹,你们眼红啥  

热门小说推荐
蛇来否

蛇来否

蛇来否简介emspemsp墨舒总觉得七鸢是对的,从第一眼见她就没想过要阻止她,宝物拱手送她,命也交付于她。好歹也是上古战神,独独在她的泪花里没了招数。可她是蛇族七公主,生来骄傲嚣张,落魄战神的百依百顺也不屑一顾。骄傲如...

重生之洛洛生辉

重生之洛洛生辉

重生之洛洛生辉简介emspemsp关于重生之洛洛生辉她温文而婉,出身高贵,是众人眼中的豪门千金她钟情专一,深爱不悔,经历背叛仍旧相伴相随她痛失孩子,含恨而亡,诅咒的言语用在昔日的爱人身上。都说含恨而死的人灵魂是不能升天的,所以她带着仇恨重生了。重生后她时而温柔,时而娇媚,复仇渣男,玩转人生,更在娱乐圈大放异彩。新小说重生之嫡女天师已开坑,欢迎来阅啊点击右侧作者其他作品可直接找到,求收藏求评论幻蓝纱雪欢迎大家加入77420...

路易的奇幻冒险

路易的奇幻冒险

路易离奇的来到异世界,成为一名勇者。身为勇者,就是要打倒邪恶的大魔王!来,我们先把这个叫做灭霸的打死!勇者阿尔托莉雅如此说道!如果您喜欢路易的奇幻冒险,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此去经年,碧海桑田

此去经年,碧海桑田

此去经年,碧海桑田简介emspemsp关于此去经年,碧海桑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来自穷乡僻壤,身无长物,独闯B市,凭着自身才干,白手起家,鳌里夺尊,在商海浮沉当中傲视群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她出自B市隐富...

桃源仙村

桃源仙村

桃源仙村简介emspemsp关于桃源仙村秦野,为还学费贷款,毕业后疯狂加班,心脏衰竭辞职回乡,钓虾钓出土地神残破空间,为了恢复干枯的灵泉,秦野在山里寻找奇珍异宝移植空间,利用灵泉种田养鱼,遛鹅逗猴,骑蛟龙,宠小妹,采菊篱笆下,悠然看夕阳...

赌徒

赌徒

赌徒简介emspemsp身负巨债婚姻失败的主人公绝地反击,离婚开始,暧昧开运,赌球开路,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自我救赎之路本文中提到的赌球是指各大网站的单场足彩,请勿误解。读书如品茶,这杯茶却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